YEXP

YEXP

戴尔赋能小企业数字化,疫情之下重塑核心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

疫情期间,深圳的企业主王达(化名)经历惊险一幕:一天晚上,王达接到通知,公司托管在香港IDC机房的服务器突然出现异常。服务器上所跑的,是公司的整个数据库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意味着公司将会遭受重大损失。

特殊时期,王达人在深圳无法赶去香港机房现场。一开始,他想请香港当地的技术工程师上门,但情急之下很难马上找到合适人选。紧接着,他又找上了服务器的设备商戴尔:通过远程视频,戴尔工程师连线香港IDC机房工程师协助,很快诊断出设备的问题是某个固件需要升级,问题迎刃而解。从王达联系上戴尔客服到工程师远程解决问题,只花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

对于在戴尔工作16年、从一线销售做到客户服务部经理的李春红来说,已经数不清面对过多少像王达这样小企业客户的突发状况。

在中国市场,小企业行业覆盖率高,经营方式灵活,是天然的创新土壤。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我国小企业数量超过3000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每年对GDP的贡献超过60%。

但小企业同时也面临人才短缺、成本过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短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城市的经济发展按下了“暂停键”,身处传统行业的小企业首当其冲。

依托深耕多年的“直销”模式,在戴尔,有一群这样的专业顾问团队、服务体系以及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全周期定制化的交付方式,助力中国小企业在特殊时期下的生存与业务发展,帮助小企业“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全周期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越是危机时刻,戴尔与小企业的连接就越紧密。

在戴尔小企业专业顾问、解决方案售前工程师李晓东看来,小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IT供应商,而是值得信赖的IT合作伙伴。戴尔通过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的服务,针对小企业提供了包括从售前规划设计到部署集成、运维支持、优化更新等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以售前为例,李晓东团队所做的,是根据客户业务场景的需要,定制符合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考虑到客户对预算的要求,推荐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产品。

疫情影响下,在线协同办公成为不少企业刚需,这也是影响成长型小企业的数字化办公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李晓东告诉记者,疫情一开始,戴尔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客户推出了一些简单能够支持客户进行线上办公及远程办公的解决方案,帮助尽量减少损失。

远程办公的需求激发了企业对于IT设备的采购。但不同于以往企业的集中收货,李晓东告诉记者,客户不仅仅可以通过远程来实现业务部署,还可以把想要安装的软件发送给戴尔服务人员,在生产设备的工厂,工程师即可提前帮助客户把相关应用或软件部署在设备中,然后快递到不同员工的家中或公司实现交付。

在全民远程在家办公的大势下,还有不少用户面临卡顿、病毒、蓝屏等等简单的IT故障,戴尔服务器团队推出一系列技术服务小贴士,让用户自己动手就能解决问题。

在疫情逐渐稳定之后,对客户而言,最重要的诉求就是快速恢复生产,把此前生产延误下来的订单或者产值补上。李晓东告诉记者,针对这类需求,戴尔重点去推荐客户如何提高办公效率、生产效率等解决方案,让客户尽量减少损失,帮助客户尽快的复工复产。

他对记者举例,今年4月时,某客户已经开始线下复工,当时前来咨询交换机解决方案。在咨询中李晓东发现,出于对疫情可能存在反复的考虑,客户同时面临着远程与异地办公的需求。过去,该公司往往通过邮件、企业级应用来解决日常办公问题,但当涉及公司内部数据时,员工仍需前往办公室。

结合实际需求,李晓东为客户提供了一套可以实现异地打通内部网络的解决方案,在保障了企业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了客户的办公效率。

李春红告诉记者,有时客户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不在戴尔技术支持范围内,或是客户提出的要求早已超出服务范围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对客户业务的影响,戴尔最终还是帮助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一个例子是,一家客户在设备完成交付后,因为扩招等原因需要继续再给域控和文件共享服务器增加几十个用户和文件夹,其实,这已经超出戴尔的服务范畴了。但当客户把名单拿过来,戴尔部署工程师还是一一进行了处理,这相当于戴尔承担了一部分帮小企业客户IT运维的工作。

科技抗疫背后:助力“宅经济”

在新冠肺炎暴发之初,还在远程办公的李晓东接到了这样的客户需求:深圳、北京等地的基因检测公司客户,正在针对武汉疫情临时组建攻坚队伍,其中必不可少的IT设备正面临紧缺。

面对客户的紧急需求,戴尔的销售部门、售前技术支持部门、以及生产部门快速决策,优先对相关设备进行生产和支持。在特殊时期,戴尔的物流经过多地方多部门的协调,最终在最短的时间,把客户所需要的设备运到对应的地方,助力企业进行抗疫相关业务部署。

疫情之下,实体经济遭受受创,直播电商被推上风口,掀起了全民带货的热潮;生鲜电商也逐渐培养起用户习惯,抓住了新一轮发展机遇。而这些在线新经济背后,也离不开戴尔的助力。

“我们的目标,把IT设备的管理、维护简化,让客户可以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业务创新、业务发展上,而非基础设备运维上。”李晓东对记者说。

以直播为例,李晓东透露,戴尔与不少头部直播平台建立了紧密合作,通过戴尔各种产品解决方案,给客户提供了流畅、高性能的平台支持,并帮助客户解决他们部署中间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为直播平台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直播平台,生鲜电商类的客户除了关注业务运行的稳定性外,对于数据的安全的考虑同样很多。在公有云的部署外,往往会采用混合云的形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资源调度甚至是分布数据等情况,李晓东团队要做的,就是为它们提供对应的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令客户提升工作效率。

例如,国内某头部生鲜电商企业选择携手戴尔小企业,利用数字化赋能运营与生产流程,协调业务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盈利性增长。经过数字化加持,该生鲜电商对线下生鲜业务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构,从挑选供应商、采购、检验、补货、物流、仓储,到订单配送等等,实现数字化的运营与管理。

通过数字化的运营,促使上述生鲜电商内部的效能得到大幅提升。除了贯穿于订单、供货、配送的业务管理,采购员、仓库等作业人员上岗排班,效绩和薪酬结算,也能够与业务信息和系统挂钩,实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

戴尔的方法论

小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其数字化水平息息相关。

李晓东对记者感慨,过去小企业一谈到数字化转型,认为无非就是买几台电脑,把库存管理一下,把人员管理一下,和企业的主要业务目标关联并不紧密。但是这次疫情,成为了检验小企业这种数字化能力生存能力的“试金石”——众多的小企业看到数字化对于业务的正面影响,还有一些小企业迎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如果这时有比较成熟的数字化能力,对于它们来说反而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李晓东援引戴尔联合IDC推出的《2020中国小企业数字初始化指数》报告,中国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2.5年,数字化水平最高的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达到13.3年,是平均生存水平的5倍多。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曾表示:这次调研发现,50%以上的小企业很重视数字化,处于中等或以上的水平。但是高水平的只有18%,大多小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数字化水平,开拓更多生存与发展空间。

数字化能力就是生存能力,是小企业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关键。此次疫情面前,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计算密集型小企业和成长型小企业,能够灵活调整业务,将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以数字化应对危机,把握发展新机遇才是存续之道。

“即使疫情再有反复,其实这些(已经数字化转型的)小企业也有了一定的抵抗的能力。”李晓东说道。

一些发展较好的小企业,业务早期能将技术融入管理和业务,但更多的小企业缺乏明确的数字化评估体系。对小企业而言,无论是软硬件基础设施部署还是数据算法应用,都需要一套严谨的数字化评测体系进行衡量。有了明确的数字化测评标尺,才能明确目前数字化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此,戴尔通过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数据管理及新技术应用5个考量维度以及28个数字化指数对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严谨分析,帮助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李晓东看来,数字化转型不是一句空喊,只有真正将数字化与客户的业务、场景结合,才能帮助它们实现业务转型中的需要。

戴尔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