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作者,美国人赫尔曼·麦尔维尔,另有一部海洋小说《泰比》,其中写了两个船难余生者流落至荒岛,得到一个原始部落的款待。他们看到火上的陶罐,闻到肉香,心里又激动又害怕。这是烤小孩吧?一定是的。肉上来了,他们壮胆尝了一口:咦,味道很不错,像是牛肉,于是稍稍宽了心。但吃着吃着,他们想起自己在岛上就没见到过牛,心再次悬到了嗓子眼。“这种蛮荒之地的人能是什么样的口味啊!这些人形恶魔能从哪里搞肉,还用说吗?”好在,他们最后发现了一只被宰杀的小猪的遗骸,才长出一口气。
麦尔维尔是在跟读者耍笑,他压根就没想过写一段真正的食人部落历险记,吃人肉这种事情,别说描写,麦尔维尔想都不敢想。但人肉究竟什么味儿?《水浒》里有人肉包子铺,却没有对肉馅滋味的正面描写;鲁迅说,中国历史满本写着“吃人”二字,可是人究竟好不好吃,历史也不会开口说话。
且先绕开这题目,讲个古人吧,他的名字叫威廉·巴克兰,他的理想是尝遍世上一切肉味。
巴克兰活跃于19世纪上半叶,主业是神学,后成为牛津大学第一位神学教授,但他又是个地质学家。他写下了一部《神正论》,提出了一种理论来调和《圣经》创世记述和化石证据之间的矛盾;他还是第一个研究粪便化石的人,通过它们,我们才能探知当初恐龙都吃点什么。科学和神学,巴克兰两不误,尤其他支持当时的农业科技,推动农地排水及灌溉的普及,还力主对穷苦劳动者实施口粮分配,得到了很高的社会名望,学术界和教会,两头都尊崇他。
他想吃肉,也不是因为嘴馋,而是出于一定的科学抱负,此外还有心血来潮的成分。终其一生,这个理想实现了多少,他没有留下系统的记录,对一个著名科学家来说,这似乎不太应该。现在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来自巴克兰后继者口口相传的轶事趣闻。他吃了好多在当时没人敢吃或愿意吃的东西:刺猬、鳄鱼、小狗、蜗牛和黑豹。他的尝试影响了其他人,比他小二十岁的理查德·欧文,后来成了有名的博物学家,就迷上了吃烤鸵鸟肉。
有件事情,证明此人真的吃出了点名堂:有一次他出游到欧陆,看了一个天主教大教堂,那里地板上有一摊“殉道者之血”,教堂执事说,这血一直新鲜如初,无法抹去,是圣人之血。巴克兰盯着看了半天,突然双膝跪地,伸长舌头去舔那血点子。在旁人惊愕的注视下,他站起来,安静地说了句:“我来告诉你吧,这是蝙蝠尿。”
巴克兰逝于19世纪中期,半个世纪后,当时的一位名作家,人称“故事大王”的奥古斯特·海尔回忆了一件事。他说,有一次一位贵妇邀请他和巴克兰去她牛津附近的府邸吃饭,巴克兰比他大整整五十岁,一派老绅士模样。酒过三巡,新上来一道菜,放在银托盘里,女主人指着它说:“这是法王的心脏。”
听闻这话,巴克兰瞧一眼,咕哝了句:“我吃过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倒是没吃过一个国王的心脏。”别人未及反应,他伸手抓起心脏,三口两口就咽下了肚。就这样,这件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让他一个人给吃了。
这种非同寻常的爱好非但没有妨碍巴克兰的升迁,反而还助了力。晚年他当上了威斯敏斯特教区主教,然后行了件大功德:改善了威斯敏斯特公学里学生的伙食――他对口味之事真的很敏感。1856年,脊椎病毒侵入了他的脑部,巴克兰逝世,享年七十有三,就其殁因来看,他吃的那么多东西都没有妨害到他的健康。
其实,人真的什么肉都能吃,都能消化;倒是数量和类别更庞大的植物,我们只能消化很小一部分,还得等待一定的条件,比如果实成熟,而动物呢,比方一头牛,不管是雏牛是成牛,我们都照吃不误。人是天生的杂食动物;巴克兰证明了这一点,把他吃过的食物列个清单,我们今天的食物种类实在是九牛一毛――他甚至连绿头苍蝇都吃过,还跟那位奥古斯特?海尔说,苍蝇的味道不如鼹鼠。
一百多年前,有一位费城的喉科医生,一直在收集他从人的喉咙和胃里收集到的各种东西,到他职业生涯结束时,加起来有数千样,其中不乏钥匙、锁头、别针、钉子之类。伦敦的戈登博物馆展出过从医院搜集来的各种腹中异物,其中一件展品,是一名囚犯吞下去的床垫弹簧,此人抑郁难耐,吞弹簧只为了能出去,即便只是一小会儿。英语的“stomach”一词,既指胃,又指整个肚皮区,仿佛在暗示胃的强势:一大片区域里,它是唯一的地标建筑,而且来者不拒,哪怕收进一只弹簧,也不停地分泌出胃液企图溶解它。
但即便如巴克兰这么好奇心重的人,好像也没吃过人肉:他肯定也会感觉恶心。在一盘人肉和一盘苍蝇之间,他选择苍蝇。一般人人肉苍蝇都不吃,就连想一下都受不了,是因为文化,而非自然属性的缘故;但中国史书上讲到饥荒或围城时,多有提到“易子而食”、“人相竞食”之类大惨况的,相信在这种时候,苍蝇、蛆虫之类也免不了被绝望的人类捕猎。
有确切资料记载的最大规模的食人仪式,发生在阿兹特克文明时期,而最晚近的一次则是新几内亚的福尔人,但这一习俗在1950年代也消亡了。在欧洲,食人仪式似乎没有,但蒙田随笔里有一则名篇“论食人部落”,针对的是当时的宗教战争。蒙田说,他觉得吃活人比吃死人更野蛮,“把一个还有感觉的身体千刀万剐,一片片烧烤,让狗和公猪咬他、啃他……比他死了以后再烤再吃更野蛮。”省略号的部分,是一个放在括弧里的长长的句子,蒙田点出,当时的人就是这么做的――“不是发生在宿敌中间,而是在邻居与同胞之间,更可恶的还是以虔诚和宗教为借口。”
蒙田说,既然大家普遍接受医用尸体,那为啥不考虑考虑以人肉上餐桌?那个时代,医生会尝患者的血液来诊断病情,开出的药方里会有磨碎的人颅骨(加姜或不加姜),所以,蒙田辛辣地讽刺说,我们不要以为食人族多么野蛮,我们碎剐活人后烤其尸,离合法吃人肉,也就一步之遥了。
好吧,那么人肉究竟什么味呢?
塔斯马尼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名叫海伦·提芬,我读到她的一篇文章,她小心地用了一个假设来谈论人肉可能的味道:人类欠下了猪很大的血债,假如有一天,猪反过来烹食人类肢体,“便会产生一个新词叫‘长猪’,‘长’,意味着猪肢和人肢之间仅有长度的区别……根据猪肉和人肉在肌理组织结构上的高度相似,我们可以认为,人肉跟猪肉味道差不多。”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刘易斯·帕崔诺维奇,在他的《食人族内幕》里综合了一下各种说法,结论是,人肉口感似猪肉,但要甜一些。因为人跟猪不同,人体善于有氧运动,因此在口味上,人肉更接近马肉。有一个说法,说掠食类动物较少攻击人,是因为我们不好吃,反而是人,哪怕心里厌恶,舌头和胃口倒是更能接受人肉――这两个器官都是用脚投票的,如果它们有脚的话。
都说“众口难调”,是的,但其实,我们的身体知道摄入什么东西有益于自己,还能得到快感。不吃人肉,皆因文化的遏制――但“(恨不能)生啖其肉”这样的句子,好像动辄就能看到;《封神演义》里,苏妲己让西伯侯姬昌吃下长子伯邑考的肉,虽然是个神话,想起来还是后背发凉。不过,如果有一天,新的食品科技开发出了“人造人肉”,会有人敢于一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