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成功需要良好的时机把控和产业环境的配合,更需要在此后的竞争中稳住地位,并顺应时代的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掀起一波智能手机开发热。东芝、惠普、夏普等一系列科技巨头都投身其中。然而,乔布斯在当时经过慎重考虑,却表示产业环境并不成熟,不是推出智能手机的好时机,他举例说,在龟速的移动网络中收一个邮件都要耗时良久,这样的设备不是人们需要的。
直到2007年,iPhone发布,并在随后改变了手机产业格局,将之前所有智能手机产品扫入垃圾堆。
当我们都在对今天的创新日益关注的时候,不放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辉煌一时,但却被人们淡忘的产品,它们为何会失去曾经的光环?
过于超前的Palm 与苹果
超前时代一步,能让你走向成功;超前时代一百步,或许是一个悲剧。
乔布斯和智能手机的故事印证的正是这个道理。
与短暂尝试之后就退出智能手机市场的惠普、东芝等企业不同,Palm并没有接受乔布斯的意见。这家1992年由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创立的企业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轻巧方便、人性化的随身计算设备——正如今日的智能手机。不过,连续几款产品先后失败——不仅是Palm,惠普、夏普、东芝、索尼以及当时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推出的一系列类似设备均败下阵来。
幸运的是,Palm及时对市场进行了重新思考。公司意识到,要让新产品简单化,将所有可以“选用”的功能全部删除掉,只留下核心模块。1994年,Palm推出了新的产品模型——2颗4号电池就能保持长时间续航、仅包括“时间管理”、“电话簿”、“待办事项”以及“记事本”四个功能的产品。这相当于对之前业界对智能手机过于超前的期望的理性回归。正是这一步后退,打造了一个时期的神话。
Palm推出后烜赫一时,1996年推出的首款Palm Pilot PDA十八个月销出100万台,超越了当时由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保持的电子产品销售记录。多个版本的Palm销售超过1000万台,领跑智能手机行业长达10年。
然而,Palm毕竟是一个功能受限的权宜之作。除了极客和商务人士,普罗大众对Palm并不感兴趣。与此同时,乔布斯早已做好准备。2007年,在网络、处理器性能等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这让Palm遭遇了灭顶之灾。2010年,陷入困境的Palm被惠普收购,2011年8月,惠普宣布将终止运营与Palm WebOS相关的手机业务和平板电脑业务。更加悲剧的是,今时今日,人们公认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而知道Palm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Palm与苹果
另一个案例是曾经烜赫一时的8848。1999年5月18日,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售卖光盘,马云还在四处面试的,8848则从联邦公司独立出来,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标志性企业,在当时电子商务中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
然而,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仅有890万,大多数网民还在使用56k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EMS是送货的唯一选择,甚至支付也只能通过银行汇款完成,而8848所构建的又是一个全品类、自营性质的B2C平台——要知道,京东商城一开始仅仅售卖电子产品、当当也仅仅售卖书籍。
2000年,8848筹划IPO恰逢互联网泡沫破裂,投资人不愿逆势上市,因而错失上市机会。此后,经历业务变迁、投资者进进出出和几次转型,8848已经被人淡忘。2009年,过期许久的8848域名被他人抢注,8848也成为互联网的先烈之一。
被历史淘汰的“快车”和“超级解霸”
与过于超前不同,有些创新恰逢其时,快速绽放出了耀眼光芒,然而它所适应的时期过于短暂,一如流星。
过去的20年中,因时代更迭过于快速而折戟的创新产品数量惊人。这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可口可乐已经售卖了超过100年,而很多软件的生命周期只有10年甚至更短。
FlashGet(网络快车)就是坐上时代过山车的产品之一。
快车当年的安装界面
1999年,要上网需要通过电信开户,需要每分钟将近5角(上网费2角,电话费3角)的费用,每天上网10分钟,一个月就需要150元。
这种网络条件下,下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举个例子,当时下载一首3MB的歌曲,需要耗时7~10分钟。如果下载到90%因为网络原因中断了,就要重新下载,意味着此前的时间和网费都白花了。
个人开发者侯延堂于1999年4月1日推出了JetCar 0.51,有两点最重要的特性:第一,应用了优化的算法,能够大幅度提升下载速度;第二,支持断点续传,可以从中断的地方继续下载。在当时的网络状况下,它的出现简直是网民的福音,并在后来更名为FlashGet。
然而,短短十年间,网络状况已经今非昔比。2014年,中国固定宽带用户的平均下载速率达到4.25Mb/s,下载一首4MB的歌曲需不到10秒。而且,随着在线音乐、视频等内容资源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下载需求也越来越少,一般的下载任务通过浏览器自带下载功能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2009年,FlashGet官方网站宣布关闭。2013年6月,FlashGet更新了3.7修正版,这也是已知的最后一次更新。
与FlashGet境遇类似的,还有超级解霸。
超级解霸
在早期,PC性能有限,不能直接解码VCD上的影像数据,但1995年奔腾处理器出现之后,CPU性能已经足以支持解码计算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在PC上用软件解码VCD播放的需求。然而,一开始的软解压一方面是个吃性能大户,要求电脑配置要高;另一方面,容错性不好,光盘有一点点划痕或其他磨损就容易卡顿、出现马赛克甚至导致电脑死机。
1997年,《金山影霸》开发团队的梁肇新离开金山,开发出超级解霸,并创立了北京世纪豪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其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容错好,极大地减少了因播放光盘而死机的情况。从1999年到2003年,超级解霸在用户桌面端的垄断地位简直可以跟OFFICE媲美,而为桌面端的标配。用户评价:“不管多烂,多么花的碟,都能被解霸读出来,而且还很流畅。”
可惜的是,从VCD到DVD的更新过程中,电脑性能越来越好,光驱的容错性也越来越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条件的改善,下载影片到电脑观看的用户在增加,而用电脑看DVD的需求在减少,超级解霸的核心竞争力——读碟稳定,已经不再被人们重视。
2005年,逐渐式微的豪杰公司被出售。而暴风影音取代了超级解霸,成为人们装机必装的播放软件。
视频、聊天后浪推前浪?
2015年3月24日,以暴风影音为主要产品的暴风科技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代码300431。然而,其曾经的主要产品——暴风影音的市场地位却大不如昔。就在2014年下半年,艾瑞数据显示,迅雷看看凭借29.60%的市场份额超越了暴风影音成为视频播放器市场的亚军,而市场份额最高的视频播放器则是QVOD。而暴风影音则予以反驳,表示该数据并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
在暴风科技的招股说明书中,暴风科技给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视频企业”,假想对手是优酷、乐视等视频网站,作为播放器的暴风影音已经不再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作为“前浪”的暴风影音,已经被“后浪”推倒了么?
暴风影音到暴风科技的蜕变,某种意义上是时代更迭的必然。
暴风影音最早的名称是“Storm Codec”,意即大量的编解码器,最早只是基于Media Player Classic这款开放的、可以添加任意编解码器的播放器,集成了众多编解码器的一个Mod产品。通过在编解码器方面的深入耕耘,暴风影音实现了对当时几十种主流视频编解码方式的全面支持,因而快速成为装机必备。
有趣的是,正是在暴风科技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目前仅具备本地播放功能的视频软件在互联网视频软件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已逐渐边缘化”。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暴风影音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直接播放视频。而从2010年开始,对视频内容的在线观看开始爆发性增长,逐渐超过了本地播放,成为主流。而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也顺势崛起。
这一过程中,最有趣的是迅雷和暴风影音。
暴风科技与迅雷
从前,迅雷通过下载为用户带来本地内容,暴风影音则让用户能更好地欣赏这些本地内容,两者紧密合作、共同成长。然而,在用户的需求变化为“整体视频服务解决方案”的时候,迅雷和暴风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迅雷开始提供自己的播放工具,而暴风也建立了自己的资源池。而与视频网站不同,都是从本地软件发展起来的迅雷和暴风,通过本机软件作为资源池入口的商业模式更为相似。两者迅速从战友变成了敌人。而在这一过程中,离“资源”更近的迅雷却占到了先机。这正是此前份额之争所在,也是“后浪”推倒“前浪”的重要原因。
2014年,迅雷在美国上市。就在今年4月,迅雷将“迅雷看看”出售,并表示这是为剥离“非核心及无盈利能力”业务。这与暴风科技“目前仅具备本地播放功能的视频软件在互联网视频软件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已逐渐边缘化”的结论不谋而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暴风影音的逐渐走弱,是“后浪”冲击和时代更迭的共同作用。
而QQ与OICQ在中国进退,则是“后浪”更为光辉的胜利故事。
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决定开发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他们为新软件取名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ICQ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传递文件等功能,它的出现,创立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互联网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 IM)服务。
ICQ推出后,其用户快速增长。第7个月的时候,ICQ的正式用户达到100万。1998年,ICQ被美国在线以4.07亿美元收购,此时其用户数超过1000万。
就在ICQ风靡一时的时候,1997年,两个成为ICQ用户的中国人发现ICQ的英文界面和使用操作难度有碍中国用户的使用,于是,他们开始为其开发本地化版本。1999年,他们成立了一家企业,并正式推出ICQ的本地化版本——OICQ,即Opening ICQ。这家企业叫做腾讯,这两个人的叫名字叫做马化腾和张志东。
ICQ与QQ
比起界面数年未变的ICQ,腾讯的OICQ更受用户的欢迎,尤其是中国用户。而不容忽视的是,1999年,正是中国网民开始快速增长的一年。一开始,很多用户都同时使用ICQ和OICQ,而随着仅使用本地化的OICQ的新网民数量的增多,一些老用户开始放弃好友列表增长缓慢的ICQ。
OICQ的快速增长也被ICQ的运营者注意到。1999年9月和2000年2月,美国在线发出两封律师函向腾讯公司交涉,认为OICQ的域名oicq.com构成对ICQ域名的侵权,有误导用户认为OICQ的服务就是ICQ的服务之嫌——事实上,确实有很多用户认为,OICQ就是ICQ的“中文版”。但美国在线能做的也仅止于此了。作为对此的回应,2000年4月,oicq.com改名为tencent.com。
不得不说,在这一阶段,被美国在线收购的ICQ本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998年,美国在线收购了ICQ之后,很快就开始在其中加入广告、搜索等功能。这些用户并不需要的功能使得ICQ变得臃肿不堪。而刚刚起步的OICQ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今天更加臃肿的QQ之所以还能被用户接受,是由于今天计算机的能力已经今非昔比,用户接受度也发生了变化)。
到了2000年底,OICQ在中国几乎完全取代了ICQ。腾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将OICQ改名为QQ,彻底解决了名称侵权的问题。
而在海外,ICQ也遭遇了强劲的对手:MSN Message和SKYPE。前者以其与微软视窗系统以及OFFICE套件的无缝连接成为商务首选,而后者则以免费通话功能备受用户喜爱。ICQ占有率从高峰时期的80%迅速跌落。
2010年,美国在线将ICQ出售给俄罗斯投资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2011年,ICQ发布了官方免费iPhone及Android版本,吸引了不少怀旧的用户安装。然而,在用户基数决定使用体验的IM领域,这并没有改变它的边缘化地位。
看看这些辉煌的产品风光不再,今天的那些创新产品能够吸取明日黄花的教训么?